核心要点👉
- 🚀 上线四小时吸引2400师生注册,智能体单日处理700+业务查询
- 💡 集成七大主流模型,创新实现文档解析、代码辅助等深度功能
- 📊 87%教务咨询实现即时解决,运算吞吐达5700万token/4小时
- 🌾 构建9大学科知识图谱,3万条农学专业数据即将入库
- 📱 微信企业号嵌入式服务开创高校移动端AI应用新形态
数智朋克讯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技术中心打造的 AI 大模型平台,在 2 月 22 日上线后迅速引发使用热潮。系统基于校内智算中心算力资源,创新融合 DeepSeek-R1、Qwen2.5 等七大主流模型,通过 PC 端与微信企业号移动端双通道,为师生提供包括文档智能解析、代码开发辅助、多语言论文翻译等在内的深度服务。
平台核心智能体「小鹉哥」展现出强大的 多模态交互能力,其开发的业务办理指引模块日均处理量突破_700 次查询_,在试运行期间已累计完成 5700 万 token 运算。用户反馈数据显示,87% 的教务咨询问题可通过智能体即时解决,较传统人工服务效率提升近 3 倍。
值得关注的是,该系统采用本地化部署模式深度适配农业院校需求,目前正加速构建覆盖作物科学、动物医学等 9 个一级学科的专项 知识图谱。据网络技术中心透露,首批 3 万条专业数据的标注入库工作将于 2024 年 6 月前完成,这将为农业科研提供精准的 AI 辅助决策支持。
与清华、北航等高校的教学类大模型形成技术呼应,中国农大平台在专业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。第三方监测数据显示,高校自研模型在农学相关领域问答准确率达 89%,较通用模型提升 42%。其创新性的移动端服务整合模式,更是开创了校园智慧服务新形态。